国际学校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国际学校 >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 > 学校动态

青蓝相济,携手同辉——省实江门学校2025-2026学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圆满举行

  青蓝相济,携手同辉——省实江门学校2025-2026学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圆满举行

  秋意浸润校园,金桂吐露芬芳。10月14日,全体教师怀着对教育传承的热忱与期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2025-2026学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的隆重举行。这场传承匠心,赋能成长的主题盛会,不仅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教育薪火代代相传的生动写照。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杨静表示,“青蓝工程”是我校一项传承匠心、携手共进的优良传统,它如同一条纽带,将骨干教师的宝贵经验与青年教师的蓬勃朝气紧密相连,承载着学校对教育质量提升的执着追求,更寄托着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殷切期望。01

  仪式现场,副校长兼高中部校长王继波宣读《师徒结对职责细则》,明确了师徒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并公布了本学年教学师徒结对名单。随后,校长助理柳季宣读德育师徒结对名单,一纸名单,连起的是师徒间深厚的情谊,托起的是对教育事业的共同追求。

  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师徒们依次走上签约席,郑重地在《师徒结对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书写的是承诺,更是责任。

  “师父,请喝茶!”随着一声声恭敬的呼唤,敬茶环节温情启幕。徒弟们双手奉上热茶,微微鞠躬递向师父,表达对师父的尊敬与感恩;师父们含笑接过茶盏,轻轻抿下一口,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一杯清茶,清香袅袅,不仅连接起教育人的情感,更传递着“倾囊相授”与“虚心求教”的教育温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彰显尊重与感谢,总校长何忠杰、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马新昌、副校长兼高中部校长王继波、校长助理柳季共同为全体师父颁发聘书。一纸聘书,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将成为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引航灯”,肩负起传承教育智慧的神圣使命。

  师父代表严红丽老师分享了她从教多年的感悟,言辞恳切,充满对徒弟的关爱与期望。“一声‘师父’,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更是一份光荣的责任。教育从不是‘复制粘贴’,而是要以开放的胸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呵护每一位徒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她向青年教师提出三点期望:保持“空杯”心态,主动求教;勇于实践探索,勤于反思;守护教育初心,永葆热情。“师徒结对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让我们师徒携手,同心同行,在这场爱与智慧的接力中,共同书写我们学校教育事业灿烂的新篇章!”

  徒弟代表李茜老师表达了对学校搭建成长平台的感谢和对师父倾囊相授的感恩。“德育工作是教育的灵魂,它需要用耐心、细心和同理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灵成长——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学习的‘必修课’。”她郑重承诺:“我会带着‘空杯心态’认真学习,主动向师父请教,把师父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德育方法,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方法的德育工作者。”

  何忠杰总校长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本次结对的师徒表示热烈祝贺,并以“取势、明道、优术”与“好学、善思、创新”为核心,对师徒双方提出殷切期望。对师父们,何校长强调要做好“三个引路人”:一是做“取势”的引路人,引导徒弟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二是做“明道”的排头兵,传承优良师德师风;三是做“优术”的知心人,分享实用教学技巧。对徒弟们,他则要求做到“三个到位”:虚心求教要“心到位”,主动向师父请教教育难题;勤于实践要“行到位”,将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勇于创新要“思到位”,在继承中探索个性化教育方法。何校长的讲话高屋建瓴又饱含温情,为全体教师指明了成长方向,让大家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06薪火永续:青蓝共济奔赴教育未来

  此次师徒结对,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仪式,更是一场经验与创新的深度交融,一场责任与梦想的接力传递。我们坚信,在“传、帮、带”的作用下,省实江门学校的教师队伍必将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良好局面,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报名信息】

 免费电话:400-8080-302

 联系人:欧阳老师 手机: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师 手机: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gdjm/dongtai/4659.html
咨询电话: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邮箱:jiangyue2012@qq.com
  • 网址:www.ctiku.com
  • 合作:QQ 1064084825
官方微信
  •  Anne.OuYang
  • 电话:17310788597
  • 微信:Anne8597
官方微信
  •  Grace.Jiang
  • 电话:18017921033
  • 微信:jiangyue2046
关于我们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电子邮箱:jiangyue2012@qq.com

Copyright @ 2024 育龙国际学校网 www.cti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679号
沪ICP备1300234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