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P教师组团“卷”出新高度!以微光成炬照亮学子未来
当人工智能掀起认知革命、教育新时代重构育人范式,全球教育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下,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今年年初,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掷地有声,明确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列为十一大重点任务之一,强调通过“终身学习体系”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王府全体教师始终以终身学习者的姿态破浪前行,以小学融合部为例,教师们正以"卷"的姿态深耕教学,用"燃"的激情点亮课堂,在专业提升之路上照亮彼此,让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的底色,用持续闪耀的微光,照亮学子的未来航程。
教育从不是独奏而是众行致远的交响
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以有意义的方式被看到和支持?如何利用差异化教学为不同基础的学生铺就成长之路?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人优势、学习背景、兴趣特长和个性化需求打造不一样的课堂文化?
小学PYP协调员Reetika老师正聚焦“差异化教学”,与全体融合部教师围坐研讨,共探“在PYP中拥抱学习多样性,迈向包容性卓越的一步”,老师们积极互动交流,思维的火花在热烈交流中肆意碰撞。
这仅仅是融合部本学期PD培训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这样的培训已开展了十余场,且仍在持续进行。
同各学部一样,PD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能量补给站”,而融合部教师更是自发打造了极富特色的“教师工作坊”,每周不论教学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共同奔赴这场知识分享的盛宴——
从教-学-评一体化的闭环构建,到协作教学的默契打磨;从智能工具的高效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智慧策略;从高效备课的技巧提升,到心理健康与文化建设的深度探索等,全方位覆盖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如同一张细密的知识网,且每一处细节都精准锚定IB体系教学需求,精准为教师赋能。
小学部程丹副校长用"成长的马拉松"形容这一过程:
“我们的教师工作坊完全由教师自行主导,一位老师站出来,带着大家深耕他最擅长的领域,分享后众人反思,最终凝结为可迁移的教学智慧。老师们在长期持续地学习中,将所学源源不断融入教学日常,逐渐沉淀出一种很扎实的状态和更深厚的教学功底。”
这种"理论建构-技能迁移-角色转型"的动态循环正悄然推动着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兼容。教师工作坊的形成,让个体的优势转化为群体的财富,让零散的思考沉淀为系统的方法论,更为学习型社区的成型埋下了一颗种子。
从教师工作坊到学习型社区让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的DNA
傍晚时分,外教Mobi老师下班后形色匆匆,背包被厚重的专业书籍撑得满满当当;中教Rebecca老师守在暖黄的台灯旁,电脑屏幕上闪烁着文献资料画面,马克杯里的热气袅袅升腾……熟悉他们的同事都知道,两位教师正忙着同一件大事——继续攻读教育领域的博士学位,白天传授知识,晚上投身于学术深造,在知识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这样继续教育的故事并非个例——目前,小学融合学部已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教师正在或已完成教育领域第二学位的深造,亦或是在线国际课程的进修,学部还大力支持教师参加IB官方培训及国内外交流研讨,自主学习的氛围如滚雪球般越发热烈,学习型社区已逐步成型。
许多教师将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在校内外期刊发表,还有教师受邀在论坛大会中做分享,实现知识的深度沉淀。
这场“马拉松”式学习的终点,始终指向着学生的成长——Yuki老师将KWL图、写作五步骤等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工具融入写作课堂,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Aily老师受跨学科研讨启发,用“三国人物关系图”激活语文课堂,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成为学生读懂经典的钥匙,很多生动的教学案例,在融合部的课堂上俯拾皆是。
Hannah老师在一次次培训后感慨,“在同伴们的分享中,有人兴奋地展示学生的进步和课堂的高亮瞬间,也有人坦然剖析实践中遇到的困境与不足,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让我重新审视教学的每一处细节。”
正如程丹副校长所言,“IB体系强调学习者能动性Agency(内驱力)的培养,当教师成为永不停歇的学习者,一方成长便能唤醒整个生态的蓬勃。”
在王府,教师们从未将“教书育人”视为职业终点,而是以“成长型思维”重构自我,以“学习型社区”彼此滋养。他们今日躬身耕耘的每一寸土地,终将成为明日学子眺望世界的窗口。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这,便是教育者最浪漫的抵达。
【报名信息】
免费电话:400-8080-302
联系人:欧阳老师 手机: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师 手机: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wangfu/dongtai/3883.html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电子邮箱:jiangyue20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