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学生|何启文:获HSYLC最高荣誉,入选哈佛HWeek!
在刚刚结束的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中,他凭借5科共计18分的成绩以最高荣誉毕业,并成功获得2025年"HWeek"的录取资格,将于今年10月赴哈佛大学进行短期学习。
从幼儿园入园至今,何启文在汇佳度过了十一载时光。今天,让我们回溯这位IB学习者的成长轨迹。
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由哈佛大学本科学院直属机构主办,被《纽约时报》誉为"改变中国精英未来的中西教育融合体验",每年吸引数千名亚洲精英学子角逐有限席位。
在峰会的Capstone Project环节,当大多数小组选择较为常见的议题时,何启文团队却将目光投向了社会阶层流动这一深层结构。他们着眼于家庭背景与职业成功之间的间接关联,并聚焦于其中的关键介质——教育。
家庭背景如何像一只"隐形的手"影响职业成就?而教育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中间人"角色?这个看似社会学博士才会涉足的命题,成了这群中学生的攻坚对象。
最终,他们成功完成数据综述,还提出了促进机会公平的政策思路,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取得A+的好成绩。
这种敢于直面复杂命题、并能自主开展系统性研究的能力,何启文认为是源于汇佳IB课程长期以来对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视与培养。
从小学PYP的超学科探究,到MYP的社区设计,再到DP阶段的专题论文,学生逐步掌握如何确立研究方向、搜集与分析资料、构建论证并提出创新见解,自主探究已成为他们的学习本能。
他举了个例子:在MYP阶段的社区设计课上,他和团队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开发一款帮助老年人使用社区医院服务的软件。
这个过程中,担任初中部校长的MYP项目指导老师Monica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她会通过提问引导我们去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字体老人看得清吗?操作符合老人习惯吗等等”,何启文补充道。
“我们反复讨论了一个月,每天课后都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不断推翻重来。”这种“折磨人”的过程,磨炼了他们的研究韧性。
从小学PYP成果展,到初中MYP的社区设计,再到DP阶段的专题论文,自主探究思维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何启文已经完成了超过15个大小项目。
汇佳IB体系正是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项目制学习,为学生搭建起学术研究的完整框架。而这一框架的落地,则是得益于汇佳的探究式课堂与全方位支持:教师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同时提供从课后晚自习、学术“加油站”,到学部的心理辅导中心和各类学术工作室……甚至导育老师也会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与班主任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探索中获得坚实的支撑。
▲校园开放日学长沙龙环节,何启文作为学生代表向探校家长分享在校学习经验
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汇聚了全国1000多名学生,每个团队都是临时组建的队伍,学生学术背景各异。
在团队协作中,何启文熟悉每个阶段都要经历“混乱、协作、成型”的过程,也明白团队中每个人都必须有存在感。
例如团队中有个内向的女生,最初很少发言。通过一次次沟通,何启文发现她有着出色的设计天赋。
“当我们看到她以前制作的海报时,发现居然那么精美。”后来,这位女生不仅负责了全部海报视觉设计,还亲手加入了3D模型元素。
这种知人善任的能力,来自何启文作为学生会主席的工作经验,也来自IB教育对沟通、社交、领导力等软技能的重视。
峰会期间,何启文注意到一个细节:有些同学需要借助翻译器与海外导师交流,甚至在餐桌交谈时也不例外。
“这让我特别感谢汇佳的双语教育。”何启文说,小学时的自然拼读课让他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也能准确读出来。“浸润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了我们用英语进行学术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当同龄人因语言障碍依赖翻译器时,何启文已经能用英语流畅阐述复杂的社会公平问题。
何启文的父母对他在汇佳的成长深感欣慰:“我们对汇佳非常满意,而且我们十分赞同学校‘怀祖国心,做世界人’的教育理念。这些年,我们亲眼看到他学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不断提升,而这些能力都将让他受益终身。”
【报名信息】
免费电话:400-8080-302
联系人:欧阳老师 手机: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师 手机: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huijia/dongtai/4494.html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电子邮箱:jiangyue2012@qq.com